一,、品質(zhì)檢查
(一)X-ray撿查
組裝后利用X-ray可看到BGA腹底隱藏銲點的搭橋,、開路,、銲料不足,、銲料過量,、掉球,、失淮,、爆米花,,以及最常出現(xiàn)的空洞等缺失。下表為各種檢驗手法可實施的場合及功效,。
(二)掃描式超聲波顯微術(shù)
完工的組裝板可利用SAM掃瞄檢查各種內(nèi)在隱藏情況,,封裝業(yè)系用以偵測各種內(nèi)藏的空洞與分層。本SAM法又可分為A〈點狀),、B〈線狀),、C〈面狀)等三種掃瞄成像方式,以C-SAM面狀掃瞄者最常用,。
左圖為SAM原理簡示圖,;右圖為編者所補充之C-SAM攝影畫面
圖1、左圖為SAM原理簡示圖,;右圖為編者所補充之C-SAM攝影畫面,。
(三)側(cè)視顏樣銳法
法可針對侷限死角區(qū)域的微小事物,進行光學放大之側(cè)向目視檢查,。BGA的球腳焊接情況即可用以檢查外圈情況,。本法是利用稜鏡旋轉(zhuǎn)90°式的鏡頭聚焦,再搭配高解析度的CCD以傳送畫面,。倍率在50X到200X之間,,還可實施正光與背光觀察,。可見到銲點情況有:總體外觀,、吃錫情形,、銲點形狀、銲點表面花紋,、助焊劑殘渣等各種缺點,。但此法對BGA的內(nèi)球卻看不到,需利用極細的光纖管內(nèi)視鏡伸入腹內(nèi)去直接觀察,。然而理念雖好卻并不務實,,不但昂貴而且容易折斷。
此為PCBA板放大鏡之沿邊擷取畫面之情形
圖2,、左為側(cè)視放大鏡之沿邊擷取畫面之情形,,右為光纖管式內(nèi)視放大儀伸入腹底直接觀察之眞實情形。
左圖為側(cè)視顯微鏡之外圍球腳放大畫面,;右圖為編者所另補加之高鉛非矮化球腳完成焊接之畫面
圖3,、左圖為側(cè)視顯微鏡之外圍球腳放大畫面;右圖為編者所另補加之高鉛非矮化球腳完成焊接之畫面,。
(四)螺絲起子測強法
利用特殊起子轉(zhuǎn)動時所發(fā)生的扭力矩,,去頂起并撕裂銲點,以觀察其強度如何,。此法雖可找出銲點浮離、介面分裂,、或銲體開裂等缺失,,但對薄板卻效果不佳。
此圖說明利用簡單之手工具去檢測銲點強度
圖4,、此圖說明利用簡單之手工具去檢測銲點強度,。
(五)微切片法
本法不但需要切樣製備的各種設施,而且更需要精密的技巧與豐富的判讀知識,,才能以破壞式的做法,,追根究底找出眞正問題之所在。
(六)滲入染色法(俗稱紅墨水法)
將試樣浸入已稀釋的專用紅色染料溶液中,,于是各種銲點的裂縫與小洞即遭其毛細式的滲入,,隨后即予以烤乾。當各試驗球腳被強力拉開或撬開后,,即可檢查斷面上有無紅斑,,而看出銲點的完整性如何?本法又稱為Dye and Pry,,其染液也可用螢光染料另行配製,,于紫外光環(huán)境中將更容易看清楚眞相,。
此二圖說明某BGA之角球焊點是否已發(fā)生裂紋之證據(jù)
圖5、此二圖說明某BGA之角球焊點是否已發(fā)生裂紋之證據(jù),。
二,、球腳空洞及其他缺點
(一)銲點空洞的成因
各種SMT錫膏所形成的銲點,都免不了會出現(xiàn)大小多寡不等的空洞,,尤其以BGA/CSP球腳類銲點的空洞更多,,且進入高熱量的無鉛焊接后,其空洞的趨勢更是火上澆油,,惡劣程度自必遠甚于前,。追究其成因約可歸數(shù)類于后:
(1)有機物料:錫膏中含有機物約10-12% by wt,其中又以較多的助焊劑影響最大,,各種助焊劑的裂解發(fā)氣程度不同,,應選用發(fā)氣率較少者為上策。其次是高熱中的助焊劑會附著在銲料表面的氧化物上,,故能快速除去氧化物者即可減少空洞的生成,。由于無鉛焊錫性并不好,也將使得空洞更形惡化,。
(2)銲料:熔融銲料與清潔待焊面接觸時,,會立即生成IMC而焊牢。但此反應將受到銲料表面張力大小的影響,,表面張力較大者其內(nèi)聚力也大,,于是向外擴張所需的附著力或流動性均將變差。因而使得表面張力較大的SAC305其錫膏銲點中有機物或氣泡等,,就不容逸出銲體之外,,而只能被拘留在體內(nèi)成為空洞。一且一旦錫球熔點低于錫膏時,,則空洞會不斷浮入球中而聚集變多,,下二圖即為其想法之圖示說明
右圖當錫球先熔而錫膏后熔時,則形成的氣泡就會浮入球體之中
圖6,、右圖當錫球先熔而錫膏后熔時,,則形成的氣泡就會浮入球體之中。
(3)表面處理:凡墊面處理皮膜容易沾錫者,,其空洞即會減少,, 否則縮錫或拒焊等處,都將引發(fā)氣泡的聚集而成大洞,。至于容易造成銲點開裂的介面微洞,,則以浸鎮(zhèn)銀兩者較常發(fā)生。浸銀表面有一層透明的有機薄膜,,可用以防止銀變色,;由于焊接中銀層會迅速溶于液錫中形成Ag3Sn5的IMC,。剩下的有機膜在強熱中不免會裂解而成為微洞,特稱為"香檳泡抹",,故知銀層不宜太厚而以0.2μm以下較佳,。OSP太厚時也會產(chǎn)生介面微洞,其皮膜不可超過0.4 μm,。
左為編者所切到球腳的大型空洞,,右為PCB浸銀墊面發(fā)生的介面微洞
圖7、左為編者所切到球腳的大型空洞,,右為PCB浸銀墊面發(fā)生的介面微洞
此圖為香檳泡抹
圖8,、浸鍍銀是在酸性槽液之銅面上,以置換方式產(chǎn)生的皮膜,。為了同時完成防變色的功能起見,,外表又附著一層有機分子的薄膜,使得銀面不致過份劣化而影響到焊錫性,。后續(xù)焊接反應中銀份會迅速溶入液鍚形成Ag3Sn5的片狀IMC,,介面上所留下的有機膜一旦遭遇強熱,很可能就會裂解成為眾多的小空洞,,特稱為"香檳泡抹",。
(4)有時焊墊面積較大者則也較易發(fā)生空洞或微洞,此時可採分裂法加入數(shù)道出氣的溝渠,,或印上綠漆十字線,,方便使氣體逸出而避免空洞。至于微盲孔造成的空洞,,當然以電鍍銅塡孔為最佳的選擇了 ,。其他避免錫膏吸水,杜絕銅面過份粗糙或有機殘膜等,,也都是減少空洞的有效做法。
(二)空洞允收規(guī)格
球腳空洞太多時將影響其導電與傳熱,,而且銲點可靠度也不好,。下表其俯視剖面空洞直徑所占球徑之允收度上限為25%,此25%之直徑約等于總接觸面積之6%,,且大小空洞須合併計算,。球腳與載板或電路板上下兩種焊墊之介面空洞,實際上才是開裂之主因,。
此圖為電路板空洞示意圖
圖9,、左圖說明空洞直徑不可超過俯視球徑的25%。中圖說明空洞直徑若占球徑之35%時,,約等于所占墊面之12%面積比例,。右圖為新型X-Ray儀器搭配特殊軟體,,而可測到球徑、空洞面積與單一大洞等數(shù)據(jù),。
(三)空洞分類
BGA空洞按其位置與來源可分為5類,,憑良心講上列表圖對空洞之分類堪稱十分粗糙,將來勢必還會再修正,。
(四)搭橋
球腳之間搭橋短路的原因可能有:錫膏印刷不良,、元器件放置不正確、放置后又再進行手動調(diào)整,,或熔焊中濺錫所致,。而Open的原因有錫膏印刷不良、放置后又加以調(diào)動,,共面性不良,,或板面焊墊之焊錫性不良等。
(五)冷彈
Cold Solder之主要原因是:熱量不足所致,,其銲料與被焊面之間并未形成IMC,,或IMC之數(shù)量與厚度不足,以致未能展現(xiàn)有力之強度,。此種缺點只能用光學顯微鏡與微切片去仔細檢查,。
電子,PCBA一站式服務商,!